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是中国科技馆开馆35周年。中国科技馆9月22日推出开馆35周年“奋进科普新征程”主题系列科普活动,并在活动上向媒体发布信息说,35年来,中国科技馆累计服务线下公众6500万人次,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线下公众突破10亿人次。
中国科技馆表示,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该馆未来将继续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助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
9月22日,中国科技馆举行开馆35周年“奋进科普新征程”主题升旗仪式。中国科技馆 供图
为全面展示中国科技馆事业发展成就和科学教育成果,系统谋划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馆面向公众和行业,陆续推出开馆35周年小型图文展、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活动暨2023年秋季学期“院士科学人文课”、2023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科技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专题论坛等一系列科普活动。
中国科技馆开馆35周年小型图文展,通过梳理回顾35年来的发展历程,着重反映党和国家对中国科技馆事业的关心支持、科技馆人干事创业的艰辛过程、广大公众普惠受益的社会效应。
2023年秋季学期“院士科学人文课”邀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为青少年带来题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科学家精神主题课,钱七虎院士和青少年之间亲切互动,勉励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科技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专题论坛是重点面向科技馆行业国内外专家开展,围绕科技馆事业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探讨,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下科技馆行业关于时代责任的深度思考。
中国科技馆邀请国内知名科学家、科普领域大咖、科学教育专家等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召开“科技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探讨科技馆在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等内容。
此外,中国科技馆还推出“我心目中的中科馆”系列线上征集活动、“科技点燃影像”科学影迷亲子沙龙等系列活动。公众可通过线上平台和场馆现场互动参与。(完)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22日电 (苟继鹏)由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方共同派出的多辆国际道路货运车辆22日上午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驶出,标志着中蒙俄沿亚洲公路网4号线(AH4)国际道路运输开启试运行。
9月22日上午,中蒙俄沿亚洲公路网4号线(AH4)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活动发车仪式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 图为试运行车队驶离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中新社记者 苟继鹏 摄
此次试运行活动线路的起点是乌鲁木齐,途经塔克什肯、布尔干、科布多、塔尚塔、巴尔瑙尔等口岸和城市,终点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全程约2253公里。
“本次试运行线路是继亚洲公路网3号线(AH3)之后,开通的第二条连接中蒙俄三国的国际道路运输通道。这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为打造中蒙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发挥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中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宣登殿在发车现场说,近年来,中蒙俄三国之间的国际道路直达运输合作密切,互联互通水平有效提高。
蒙古国交通运输发展部汽车运输政策管理司司长恩克太文·蒙克纳森表示,此次试运行活动对三个国家来说是一项重要而及时的举措。这将有助于推进三国之间国际道路运输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俄罗斯汽车运输署部门负责人莫尔恰诺夫称,沿AH4号线国际道路运输通道非常重要,将为亚洲国家的货物进入俄罗斯市场开辟新途径,为欧亚道路运输的发展作出新贡献。AH4沿线的俄罗斯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希望三方加强合作,建立综合运输体系,为国际道路运输创造有利条件。
据悉,目前中国共与21个国家开展了国际道路运输合作,共签署17个双边、5个多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建立了21个双边、多边事务级会谈机制。中国已有68个口岸开通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开通运输线路300余条。(完)